60歲到師大讀碩士,浸泡在研究中好自由!
林照程:「我一生大概就那樣了」是人生大謊言
換個眼光,看什麼都是優點。
(本文出自《50+週刊》:50後如何重回校園當學生?報考進修的行動手冊)
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31400
文/林芳如 圖/林照程提供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60歲後重回校園進修碩士學位,讓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執行長林照程的生命有了新的可能。過程雖然辛苦,還鬧了笑話,讓同學誤以為他是老師,但他沒有因此感到不好意思,反而突破外界眼光,認真準備報告、寫論文。他說,「有人到50歲、60歲就覺得,啊,我一生大概就固定那樣了!這是謊言啦,這是人生大謊言,你還有大好的前程,讀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64歲這一年,林照程從師大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畢業,這段歷時4年的旅程,是他從沒想過的人生劇本。
「一般到我這個年紀,朋友要不就寄喜帖來,兒子要結婚了、女兒要嫁人了,不然就是在LINE上曬一下孫子。」林照程說,他自己也沒想過,到了60歲,會再踏進師大當學生。
工作只能憑經驗 興起報考碩士班的念頭
林照程和太太蕭雅雯均畢業於師大音樂系,育有重度遲緩兒的經歷,促使兩人於2006年創辦天使心家族基金會,以「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為主張,舉辦多樣課程。
可是,和家長互動的過程中,林照程發現,他常常只能憑感覺給家長建議,或是介紹專業資源在哪裡。
「有時候覺得有點不滿足,等於說你都是憑經驗,而不是憑專業,覺得有一點虛虛的。」不過,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因為心中另一個聲音會告訴他沒關係,自己本來就不是讀相關科系。
直到幾年前,朋友有意報考碩士班,向師大畢業的林照程詢問,請同事找資料後,朋友卻沒有進一步動作。
此時,幫忙找報考資料的同事說:「照程哥,上面寫的,你都有喔。」聽同事這麼一說,林照程第一次覺得師大特教系碩士班離他沒有很遠,自己有資格去看看。
於是,他向幾位特教老師借書來看,發現自己雖然看不懂書上的理論,可是書上的案例,卻是再熟悉不過的日常,他想……也許一切沒有想像中可怕。
太太蕭雅雯的支持,也給予林照程莫大力量。當他感到猶豫,擔心書讀不完、什麼都不會時,蕭雅雯說:「沒畢業沒關係,我們不一定要讀學位,你能夠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
浸泡在研究中 忘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2020年2月,林照程提早一學期入學,成為師大特教系碩士班新生,開始他口中「有負擔的快樂」。
「我覺得讀書有一種氛圍,進到學校,你才會浸泡到那個氛圍裡面。」林照程回想,20幾歲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後,一直到60歲,將近40年的歲月,有時候不免懷念起當學生的自由。「最快樂的是,當我浸泡在這些研究的時候,有時候真的會忘記柴米油鹽醬醋茶。」
和同學約定今天去圖書館找書時,林照程的內心總是充滿欣喜。「你會覺得你也是學青(學生青年),不會覺得說你已經60幾歲了。」
在系上,年輕同學看到他,也是直呼名諱,稱呼他林照程或照程同學,不會喊他照程哥、執行長,這讓他覺得很自由。
和同學一起念書的日子,林照程(右一)彷彿也變年輕了。
在工作場合,都是他點同仁發言;但在課堂上,他開始怕老師點到自己,思索著萬一被點到,該如何發言,才不會丟臉。「我覺得那是有負擔的快樂。」
有負擔,因為讀書求取學位,難免遭遇難關。例如,修習特殊教育研究法時,幾乎有一半教材是原文,這讓林照程吃了很多苦,但又不能不想辦法突破,不然就會卡關。靠著翻譯工具,他好不容易通過這門課。
「我那時候沒有星期六、星期天,幾乎每個禮拜六、日都到社區圖書館報到,你交的報告一定要自己很清楚,所以要花很多時間。」
有時候,放棄的念頭也會冒出來。「讀到撞牆的時候,回頭看太太在追劇……。」幸好,蕭雅雯很了解他,常說:「那就不要念了。」這時候,林照程反而會產生動力,因為他一旦做了,就不甘心中途放棄。(相關閱讀:以前體育課都不及格、BMI高達36!許慧玲:50後讀碩士、進修當樂齡講師,教別人自己也會變健康)
修滿20學分後,林照程開始準備論文,但首先得決定主題。指導教授胡心慈鼓勵他寫基金會會務,但他想寫的內容太多了。
例如,想改善基金會的服務項目,可能有20個,問題一追究,才發現可以分很多細部。「老師說論文就是要小題大作,不然可能會無遠弗屆。」
最後,他以基金會經常舉辦的充電喘息營為主題,研究該活動如何支持身心障礙家庭。期間,為專心寫論文,他休學半年,最終於2023年7月提出計畫口試,2024年1月舉行畢業口試。
畢業論文口試當天,林照程(左二)與教授合影。
家人的支持,讓林照程讀書讀到想放棄時,有動力繼續。
60歲重回校園 不要以學得好不好為首要考量
60歲後再念書拿學位,有哪些收穫?「我覺得是滿衝擊的。」林照程說,自己雖然實務經驗豐富,但不一定能判斷對錯,唯有對應學術,才知道原來自己思想偏頗,或者原來理論也是這樣佐證。
到學校進修,也成為林照程發展天使心家族基金會2.0的媒介,有能力將各項活動專業化、模組化。「如果今天沒有去念書,我不知道我做的這些亮點怎麼樣成為可推廣的模組。」林照程舉例,以前辦活動,當下也許很感動,但會不會因為時間、地點產出不一樣的結果,他不知道。
或是,辦公室想做社區融合,不能只是說社區對身心障礙者要有愛心。「你一定要有一些元素,你要用什麼方法、放什麼元素進來,這些元素有沒有產生效益,能不能提高CP值等,我如果沒有念書,這些都講不出來。」
進修後,當基金會有專業人士來訪時,因為有共同語言,林照程也能流暢應對。
讀書,讓林照程的生命產生不同的撞擊跟樂趣。「人最怕就是一灘死水,沒有進步,參加社團也好,什麼都好,但我覺得讀書最好,刺激你,又換了一個環境。」林照程鼓勵大家,不要認為學習只能是在什麼時候,但他也提醒,不要讓「我要讀得很好」當成首要考量,否則可能因此框住了潛力。
剛上研究所時,常有同學對著林照程喊:「老師好!」後來,同學才發現,原來這個年紀看起來像教授的人,和他們一樣是學生。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人可能感到不好意思,覺得年紀這麼大了,還當學生;但林照程認為,換個角度,事情就不一樣。
「我覺得如果對事情抱持負面的態度,其實吃虧的會是我們,不會讓這個事情變好。」林照程說,這一生,他都在突破不一樣的眼光,一開始看自己身心障礙的孩子,覺得是殘缺的,可是當他試著去找優點時,負面的事情就好像慢慢離開了。例如,二女兒曾花2年學著用調羹吃飯,以前他覺得是殘缺,轉換眼光以後,他覺得女兒好有耐心、毅力!
林照程的二女兒(中)也是身心障礙者,但因為換了眼光,在爸爸心中,女兒有許多優點。
60歲後再踏入校園,也是一樣,雖然辛苦,卻很幸福。林照程認為,永遠不要因為年紀,阻礙自己前進的腳步。「有人到50歲、60歲就覺得,啊,我一生大概就固定那樣了!這是謊言啦,這是人生大謊言,你還有大好的前程,讀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https://youtu.be/lk5HyZ1DiHM?si=wnUpnl1lleoLSo8c
畢業是旅程的起點 不是終點 老照畢業了! EP73│老照愛音樂│
https://youtu.be/FzDodfsIYv4?si=QwfMgb73tlP7ee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