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粉絲專頁
  • YouTube影片專區
  • 給力講堂
  • English
  • 認識天使心
    • 緣起與願景
    • 組織架構
    • 經典活動
    • 服務成果報告
    • 財務報告
    • 專業報導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電子報
  • 天使心訊息
    • 全部文章
    • 重要公告
    • 主題特輯
    • 媒體報導
    • 專業服務
    • 人物故事
    • 公益合作
    • 社會宣導
    • 影音專區
  • 活動行事曆
  • 我們的服務
    • 服務依據
    • 服務項目
    • 線上學習
    • 社會宣導
    • 聯絡我們
  • 志工專區
    • 志工需求
    • 加入志工
  • 發展中心
    • 關於發展中心
    • 環境介紹
    • 活動花絮
  • 手足專區
    • 服務說明
    • 成年手足常見QA
    • 心靈補給站
    • 活動與課程
    • 如何幫助手足
  • 捐款支持
    • 立即捐款
    • 專案捐款
    • 捐款方式
    • 捐款Q&A
    • 捐款徵信
    • 企業合作
    • 我要捐物
    • 捐款公告
    • LINE Pay捐款
logo
選單
捐款
logo
  • 認識天使心
    • 緣起與願景
    • 組織架構
    • 經典活動
    • 服務成果報告
    • 財務報告
    • 專業報導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電子報
  • 天使心訊息
    • 全部文章
    • 重要公告
    • 主題特輯
    • 媒體報導
    • 專業服務
    • 人物故事
    • 公益合作
    • 社會宣導
    • 影音專區
  • 活動行事曆
  • 我們的服務
    • 服務依據
    • 服務項目
    • 線上學習
    • 社會宣導
    • 聯絡我們
  • 志工專區
    • 志工需求
    • 加入志工
  • 發展中心
    • 關於發展中心
    • 環境介紹
    • 活動花絮
  • 手足專區
    • 服務說明
    • 成年手足常見QA
    • 心靈補給站
    • 活動與課程
    • 如何幫助手足
  • 捐款支持
    • 立即捐款
    • 專案捐款
    • 捐款方式
    • 捐款Q&A
    • 捐款徵信
    • 企業合作
    • 我要捐物
    • 捐款公告
    • LINE Pay捐款
首頁    天使心訊息    【人物故事】「有身心障礙孩子,你後悔嗎?」我承認後悔,與家人展開關係修復之路
天使心訊息
  • 全部文章
  • 重要公告
  • 主題特輯
  • 媒體報導
  • 專業服務
  • 人物故事
  • 公益合作
  • 社會宣導
  • 影音專區
人物故事
2025/01/10

【人物故事】「有身心障礙孩子,你後悔嗎?」我承認後悔,與家人展開關係修復之路

「有身心障礙孩子,你後悔嗎?」我承認後悔,與家人展開關係修復之路

撰文/淑惠口述;、Right Plus 多多益善 https://rightplus.org/2024/12/27/angel2412/

我有 2 個孩子,大兒子現在 27 歲,已經在上班了。小兒子 22 歲,是個身心障礙者—— 更正確來說,是多重中度腦性麻痺合併視覺障礙(多重障礙)。

弟弟從小學坐、學爬就比較慢,我問過小兒科醫生,醫生說應該沒事。直到弟弟 1 歲 10 個月,因為還不會走路,當時我帶他到醫院打疫苗,我又再次問醫生,醫生讓我帶他到大醫院檢查才確診,並且告訴我們要開始帶弟弟做復健。

那時,大醫院的醫生要我辦「身心障礙手冊」(等同現在的「身心障礙證明」),我想說我和先生都有上班,付孩子的復健費應該沒問題(不需要障礙證明申請補助),我不想辦,但醫生勸我先申請,等孩子好了就可以註銷,所以我才辦。

一開始我打聽過與弟弟相似身心狀況的孩子,有些只要復健半年。但剛開始做復健時,每週要做 6 天,因此週間我帶弟弟在家附近的醫院就近復健,週六才到大一點的長庚醫院。

到長庚醫院復健時,我發現每個類似症狀的孩子,都做了 5 年以上的復健,那時我心裡就有譜了,這條路恐怕不是原先想的「只要半年」這麼容易。但是我還是覺得可以試試看,搞不好我的孩子半年就會好。

我和先生兩人白天都要上班,下班回來我要帶弟弟做復健。我每天從凌晨 5 點鐘睜開眼忙到晚上 10 點,覺得每天時間都不夠用。

哥哥也開始被我們擱置。我把哥哥丟給我媽媽照顧,每天晚上送弟弟復健結束,才會去接哥哥回家。我常看到哥哥一個人獨自看著電視,只是為了要等我們一起回家。

想「修好」孩子卻充滿挫折,天天和家人吵架

那時的我,只希望弟弟能早點變成「正常的孩子」,不希望他變成社會的負擔,尤其是哥哥的負擔。我常告訴哥哥,我這麼努力,是為了讓你以後不要這麼辛苦。

但哥哥覺得他被忽略了,他覺得他像從王子變成乞丐,變成這個家的附屬品。我不知道該怎麼告訴他,我們可以怎麼照顧他,或者要怎麼把弟弟「修好」,變成一個正常的孩子,因為我怎麼做,都做不到我想要的結果。

像是哥哥想要學游泳,但我們告訴他家裡的狀況無法支持他的興趣。爸爸又對他的成績要求特別嚴格,讓他覺得不管怎麽努力也達不到要求,他就有點放棄學習了。一開始哥哥為了得到我們的關注,他會去捉弄弟弟,惹得弟弟哇哇大叫,我們總是罵哥哥找麻煩,漸漸的,哥哥什麼話都不跟我們說了。

我還記得,哥哥在國小四年級時,曾跟老師打架,但是我一直到他小六畢業典禮,才從他當時的導師口中得知發生過這麼一件大事。


我也對先生越來越不滿。因為我覺得自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而先生時常加班,下班回家就是直奔浴室洗澡,沒有一聲問候。禮拜六到長庚醫院復健,也都是我陪孩子進復健室,先生總在門外等。

總是我在學習陪伴弟弟的方法、我在教,先生不但沒幫忙,又常常因為心疼孩子,破壞了我們的學習進度。例如我用 1 個月教會弟弟讓他自己穿襪子,但先生又幫忙他穿 1、2 次,一切就會又回到原點(又要再重新教他穿襪子)。

這類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即便我和先生說,但先生總是沒辦法聽進去和改變。生活裡充斥著這樣的挫折,讓我每一天都在想,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弟弟開始復健 5 年之後,我們家開始天天吵架,常常開車出門回到家,我和先生和哥哥 3 個人從地下室停車場一路吵到屋子裡,然後弟弟跟在旁邊哭。

承認後悔後:練習在喘息中前進,不敦促孩子「一次就做對」

有一天,我想說如果能有一隻手能來幫助我,那該有多好。

這時候弟弟學校同學的媽媽,送我 4 張天使心家族歲末音樂會的票,那場音樂會深深觸動到我,因為在音樂會中有身心障礙者孩子的家長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說起永遠不夠用的時間、陪伴孩子無止無盡的療程,卻沒有看見孩子進步的失落與困境,我感覺他們講出了我的心聲,我覺得我被看見了。

隔年,先生找我一起去參加天使心家族的「喘息營」,這個營隊是專為身心障礙家庭舉辨的跨夜活動,一家人可以一起參加,行程包括上課、團體互動,還有放鬆身心的活動,會有志工照顧身心障礙者,讓家人能好好充電喘息,我們夫妻就一起去了。

課程中老師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擁有愛奇兒(身心障礙兒),你後悔嗎?後悔的話請舉手。」那是我第一次把手舉起來,去承認我很後悔。

我這才知道,我一直不承認自己有個身心障礙的小孩,我沒有接納他,我只想說我一定要把他修好,所以我們全家賠上了所有的時間與精力,而最後換來的,卻是一個吵鬧不休、沒有人想回去的家。直到我自我覺察到這樣的狀況後,改變才開始發生。

再隔一年,我希望哥哥也一起參加營隊,因為營隊中也有專為身心障礙手足舉辦的課程和活動。我想,哥哥在這個環境下,應該也有感覺到被看見、被同理,所以他隔年升上國一以後,還願意從桃園家裡獨自坐火車到中正紀念堂,來與提早北上的我和先生會合,和其他愛奇兒家庭參與一整天的活動。


因為多了天使心志工的幫忙,也讓我變得比較放鬆。從小,弟弟的照顧我從來不假手他人,但是志工們讓我覺得他們比我還愛孩子,他們讓我感受到一份久違的愛,弟弟也會告訴我,他很開心,下次還要去參加活動。這也讓我慢慢相信,我可以把孩子託付給別人,擁有幾個小時的喘息,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在課程老師的提醒下,慢慢退到「管家」的角色,不再像一個「教練」般那麼急著要掌控弟弟所有的行為。

例如他鞋子總是會穿反,我總是會想要糾正、給他指令。有一回,老師問我,你覺得這孩子穿反再換回來的時候,孩子有感覺煩躁不開心嗎?既然他沒有因此感到困擾,為什麼你覺得一次就穿對這麼重要,還會因此要急著敦促他做到?

我仔細思考老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我慢慢去想他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我想要他做什麼。

修復之路:看見孩子的特質、用小卡和擁抱取代針鋒相對

在我態度轉變之後,我發現,弟弟讓我的生命變得更豐富,也有更多的學習。

我覺得他是我人生社會學的老師,我常常因為他做不好而生氣,但他總是用緩慢而穩定的情緒回答我。還有,他是個很單純的孩子。他從 1 歲到現在 22 歲,他要的永遠是 1 臺 100 元的玩具車。這種單純對一般人來說很不容易,因為我們的欲望總是隨著年紀而改變。

當然,弟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都還是會有他不同的考驗。例如,我曾經因為他在上小學之際還不會上廁所、不會表達而焦慮,想說這樣真的能上小學嗎?

也曾經看他在小學 5 年級時,整整半年晚上都無法睡覺,每個禮拜有 2、3 天還會半夜起來哭 1、2 個小時,讓我們父母也跟著沒有辦法休息。

後來才知道,他被同學霸凌,但是他不知道怎麼跟我們表達自己面臨的問題和情緒。同學造成的傷害,讓他有 7、8 年持續活在恐懼之中,直到後來去做心理諮商才比較好。

後來,我能遇見有類似困擾的父母,就覺得自己也並不是特別辛苦,大家可以一起努力。也有人提醒我,相較於有些人的丈夫不曾陪同復健療程,我先生不間斷的陪伴,是非常珍貴的。


我也開始不再總是覺得我先生是個無用的父親、無用的先生,而是能看到他的付出,並且不視為理所當然—— 原來不愛整理家裡的我,還能擁有舒服乾淨的居家環境,都是他默默刻意整理、維持的。

我和先生也練習從寫小卡片開始,和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去看見對方的需求。我們也開始學習每天擁抱,從一開始覺得尷尬,到後來,再生氣也會抱一下。奇妙的是,有時候不用太多言語,關係就這樣改變了。哥哥看我們關係的調整,也會開始給我們建議。現在哥哥縱使在外地工作,也比較願意回家了。

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天使心家族上夫妻團課的時候,我說我的願望,是家人可以不要一見面就針鋒相對,可以共同沐浴在陽光下,一家人坐著一起好好的吃一頓早餐。

後來我們透過互相好好表達、每天擁抱等練習,這件事很快就實現了。當然,我和家人達到像現在好一點的狀態,是我們一起花了 10 年修復的,但是,只要願意往前走一步,不管大步還是小步,都是往前走,關係都會慢慢修復的。

現在回顧過往我很苦惱的「手足議題」,我也想告訴跟我一樣的父母,手足有手足自己的天空,千萬不要把他綁在家裡,讓他放風去飛,相信他會飛得好,而且他的心是會與這個家相連在一起的。

就像我和先生很早就為弟弟處理未來的信託規畫,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希望不要把照顧的負擔留給哥哥。但是我們知道,無論如何,哥哥會一直心繫著這個弟弟。

 

家長
手足
夫妻關係
回列表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訂閱電子報 人才招募
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地址:116台灣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電話:(02)2718-1165  傳真:(02)2546-0236
© Angel Heart Family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聲明
公益主機贊助:遠振資訊
Power by A-cart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