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暴中不曾離開的爸爸》愛奇兒家庭的父親節故事
國弘與正雪,是陪伴彼此走過人生風暴的夫妻;他們的兒子翰翰,是一位重度自閉症的愛奇兒。
從孩子出生、確診,一路走過二十多年的照顧歷程,這對夫妻經歷了無數崩潰的時刻,也在數次的嘗試與修補中,找出屬於自己的步調。
如今的他們,不只是夫妻,更是最了解也最信任彼此的戰友。
這次的訪談,我們想把焦點放在總是安靜的爸爸——國弘。國弘話不多,直到小編在訪談中一次次追問,他才無聲地落下眼淚。
那一刻,我們忍不住好奇:一個總是沉默的爸爸,心裡藏著多少從沒說出口的愛?
▌ 沒對太太說出口的不捨
我們問國弘:「你印象中,太太最辛苦的時刻是什麼?」
「有一天,翰翰癲癇又發作。」國弘談起一段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其實孩子的癲癇發作,夫妻倆已處理無數次:先讓孩子側躺、確保呼吸道通暢、觀察抽搐動作、記錄時間,必要時還得使用塞劑。
但那一次,有個畫面讓國弘至今難以忘懷:「我抬頭看正雪時,她全身都是汗,臉紅得像剛跑完馬拉松。其實那些動作不需要這麼費力……她真的是用生命在照顧孩子。」語氣中滿是心疼,那是一幕國弘放在心裡很久的畫面。
▌ 孩子的來到,是人生的驟變
孩子的出生,本該是喜悅的開始。但對國弘和正雪來說,卻是一場措手不及的震盪。
那是個週日中午,孩子提前來到這個世界。產房裡一片寂靜,沒有預期中的啼哭——寶寶一出生就沒有呼吸,夫妻倆沒機會把孩子抱進懷裡,就被醫護人員緊急送往新生兒加護病房。
「我們整整十幾天後,才第一次真正抱到自己的孩子。」國弘說。
他回想起剛離開產房的畫面:「有個路人看著翰翰,笑著說:『哇,寶寶好漂亮,白白淨淨的。』但我心裡,其實很慌。」
路人一句善意的讚美,卻讓國弘感受到強烈的落差。他內心翻湧著不安,那是一種正等待未知審判的不安。滿腦子都是問號:孩子到底怎麼了?會不會有什麼殘酷的事正在等著我們?
▌ 一場充滿荊棘考驗的接力賽
撐過了新生兒時期的危機,生活依然戰戰兢兢。
大家口中的「七坐八爬」,翰翰一項也沒達成,身體總是軟軟的、沒有力氣,讓夫妻倆怎麼也放心不下。孩子滿一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生活的考驗也就這樣,一關接著一關地延續下去。
於是,國弘做了決定:讓太太辭去工作,全心照顧孩子,由他一人承擔家中經濟。從那天起,正雪成了主要照顧者,平日一個人帶著孩子往返於復健課程與醫療機構。
國弘則在下班後與假日接手,默默分擔照顧的重量。他知道太太事事講究細節,承受著龐大的壓力。身為丈夫與父親,他盡可能參與,不讓太太總是孤身面對。
▌ 孩子的擁抱,讓婚姻有了轉彎的可能
夫妻倆分工合作,一路撐到翰翰六歲。白天,正雪獨自帶著翰翰奔波,彷彿整個世界只剩她一人。晚上,國弘接手照顧,本該是默契接軌的接力賽,卻漸漸變成情緒拉扯的拉鋸戰。
龐大的照顧壓力,讓爭吵成了夜晚的常態。他們在疲憊中耗損彼此,也在一次次衝突中,慢慢忘了,當初是怎麼相愛的。
某個週末午後,翰翰正在房裡午睡。兩人坐在餐桌前,正雪向國弘坦承,自己快撐不下去了。一股難以言喻的疲憊,把她壓得喘不過氣。日復一日地努力,卻看不見盼望,像是困在一個沒有出口的循環裡。
「那時我感覺沒辦法說服她,也就無法再強留了。」國弘回憶著。於是,兩人協議分開。話才說完,翰翰就醒了。他搖搖晃晃地走出房間,很自然地向國弘,舉起小手,想要爸爸抱抱。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這孩子要沒有媽媽了……」國弘便無聲地流下眼淚。
正雪從沒看過國弘哭。那一刻,她看見了國弘心裡從未說出口的牽掛。孩子的擁抱來得毫無預警,卻像一記敲進心底的提醒,也讓他們的婚姻,有了新的轉捩點。
▌走過風暴,成為彼此的戰友
後來,夫妻倆持續參加天使心家族的活動。每一次的喘息營、家長聚會,都像是一場修補與充電的旅程。
正雪常說,那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有一個地方,不需要解釋孩子的情緒、不需要擔心別人的眼光,就有人懂她的疲憊。
對國弘來說,最大的收穫是——太太終於能好好喘口氣了。過去他總覺得,自己必須扛起所有責任、讓太太安心。但在那裡,他親眼看見,有一群人默默接住她,讓她不再孤單前行。
現在,他們成為天使心的領航家長,陪伴許多走過類似風景的家庭,一起找回盼望的路。轉眼,翰翰已經二十歲了。
訪談的尾聲,國弘說了一段讓我們印象深刻的話: 「我和正雪一起經歷過那麼多苦難,建立了很深的默契。兩個人互相 cover、很信任彼此,禍福與共。她是我這輩子最可以依靠、也最信任的人。」
小編聽完覺得太浪漫了。這是走過風暴後,才能說出口的深情告白!
▌ 謝謝總是在背後撐著家的爸爸們
國弘的故事,讓我們想起了身邊那個不善言詞,卻無比用力地愛著這個家的爸爸。
這個父親節,我們想邀請你,跟家裡那個「不太會說話的爸爸」說一聲謝謝。
謝謝他一直都在,謝謝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守護著家人。
也許你此刻正在經歷某段難走的路,請相信,就像國弘和正雪一樣——有些愛,總是在最難的時候,才顯得特別深刻。
點我了解➠愛奇兒家庭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