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再一樣 / 洞察情緒,讓自己更快樂 陳慧玲
「情緒」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同時上帝也將管理情緒的權力賜給人類。如果人類善於管理、安頓情緒,情緒是可以豐富我們的生命,也能在危險的時候適時的成為我們的保護。但是,情況並非如此,大部份的社會、文化傾向壓抑情緒的教導,因此「情緒」往往是被人們忽略的。人們對於情緒的認識不足,加上過去生命受傷的經歷,常常使人遇見衝突時會不知所措,甚至情緒失控而造成生活的混亂、關係被破壞,更嚴重的會造成傷害,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
錢玉芬教授看見了這問題,全面性的在影響了這社會正常的運作,也深深的困住了許許多多人的內心。因此她推出了一系列有關「認識情緒」的課程,期待能夠幫助人更加瞭解情緒、表達情緒、安頓情緒,甚至健康的抒發情緒。我有感於錢老師如此的心志,也看到愛奇兒的家長面對生活中挑戰有許多壓抑與混亂,因此藉由錢老師的課程理念,設計了6次認識情緒支持團體的活動。
活動當中,不論是透過課程、分享或體驗活動,不斷在觸動著這些愛奇兒家長的內心。這些負面的情緒一直被壓抑在她們裏面,未曾被安頓和被抒發。過程中看見她們不斷的在擦拭著眼淚,很心疼她們內心所擔負的委曲和壓力是那麼的大。但是,當她們洞察到帶來自己這些負面情緒的原因,覺得生命仍可以有個出口,臉上含著淚水的喜悅,真讓我感動到無法言語。
這6週的設計,不只是短期的活動參與,也是可以透過彼此持續陪伴的支持團體,更是愛奇兒媽媽們彼此關係的建立和支持系統的連結平台 ; 團體的內容,不是單單6次知識性的演講而己,而是透過活動的體驗和學習單,可以實際連結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學員不斷的練習與自我覺察,而形成一種更貼近自己內心的生活態度。
在最後一次的團體時間,參與的家長們都一致的回饋說,這6週以來,她們發現自己遇到有壓力的事情時較不容昜發怒。因為她們已經學習到,問題發生的當下,先安靜並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安頓好它。她們開始運用這些的練習在生活上,所以發生負面情緒時不再把焦點放在事情或他人的身上,而是先去面對、釐清自己的情緒後再來解決問題。有趣的是,當她們釐清自己的情緒之後,這些問題對她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
對於這些媽媽來說,這不是一個活動的結束,而是一個生命階段的開始。最後,我也鼓勵她們不斷的去練習這樣的功課,好讓自己成為一位擅長洞察、管理情緒的高手,不只讓自己更快樂,也能幫助別人成為快樂的人。
體會觀察情緒脈動 台中服務處/整理報導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愛奇兒家庭更加艱辛的地方在,身心要面對看似沒有盡頭的照顧責任,停不下來的生活,讓情緒難以梳理就像一團毛球,愈滾愈大。因此我們透過認識情緒支持團體,一起來幫愛奇兒家長練習情緒的觀察、感覺、認識及梳理,也從服務前後看到家長的學習應用,以下是整理報導。
一、什麼時候容易產生情緒波動
1.夫妻之間的相處、互動、對於親職教養的看法出現不一致性時。
2.受到雙方原生家庭影響,而產生矛盾的時候
3.時間不夠用
4.想起照顧孩子的責任遙遙無期,但不確定另一半能信任,害怕要獨自面對未來
二、什麼樣的情緒最讓家長困擾
1.當夫妻關係間經歷衝突(例如:失婚、外遇、夫妻互動緊張、覺得自己一直在配合…等),容易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害怕被遺棄、擔心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等想法,而產生出悲傷、恐懼、憤怒、厭惡、慌亂等情緒。
2.對愛奇兒的未來感到擔憂,及自己現在的做法對愛奇兒有否幫助,感到彷徨。
三、原本是怎麼樣處理負面情緒
1.總是被生活催促著我們前進,久了就習慣壓抑或是自己吸收這些負面情緒,情緒放著就被忙碌的事情暫時掩蓋。
2.面對情緒的壓力,讓自己無法呼吸,且有自己控訴自己的情況
3.環境的壓力,讓我們覺得不能有情緒
四、在課程中,他們獲得什麼方式最能幫助他們處理負面情緒
1.透過描述自己的事情並寫下來,在過程中體驗自己的生理反應並且紀錄下來,然後感受(例如:心跳、體溫的升高或下降、身體各部位緊緊的、麻麻的)。接著用當下最主觀、熟悉的文字來命名自己的情緒。記錄事件發生當下,腦海出現的任何想法,來整理自己的認知、想法或是信念。
2.練習感覺自己的情緒,釐清情緒脈絡,以至不再沉溺在負面情緒裏,而能選擇
走出另一條路。
經由此次團體課程,幫助家長獲得照管情緒的方法,不代表從此沒有煩腦。但重複練習讓每個情緒都能適得其所,可以讓情緒陪伴自已迎向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