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花許多心力和時間照顧愛奇兒,因而減少了對手足的關注,手足可能很少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生活及表達需要。
- 大多時候父母無法敏銳知道你的需要,所以清楚表達需求是重要的,此外如父母發現對你的疏忽,他們可能會因此感到自責、失落,反而難以回應你的需要,可試著以「我們可以花時間談愛奇兒,但也請留些時間談談我」的態度與父母對話。
- 擁有自己的需要不代表反抗,而是在家中仍能保有自己,這需要心力和時間嘗試,推薦你點閱QA「家人互動」中「我要如何與父母溝通」,此外天使心每年都有為手足開設的團體或課程,都是學習與分享的好方法。
參考資料:
Sibs (n.d.). Guides for adult siblings of people with a lifelong learning disability and/or autism Retrieved March, 2000, from https://www.sibs.org.uk/support-for-adult-siblings/guides/
手足專區
成年手足常見QA
- 愛奇兒家庭中,父母需花許多心力照顧愛奇兒,對手足的關注較少,手足大多被期待能照顧自己,不添家人麻煩,有時還需幫忙承擔家事,甚至照顧愛奇兒,這樣被賦予父母角色及責任的過程,使手足漸漸被「親職化」,成為家庭裡的小大人。
- 親職化會讓手足承擔過多非其年紀的責任,認為「自己的感覺或需要會增加家人困擾」,而壓抑其情緒表達。長大後親職化的手足在人際關係中時常習慣照顧及配合他人,非常顧及他人的感受,易忽略及否定自己。
- 確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了解自己為何而談及對主題的感受能減少與父母對話時被強烈情緒影響,並能清楚傳達信息。
- 傾聽: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即使你不認同父母,也先不打斷糾正他們,當我們太快思考如何回應時,可能會分散注意力,而會錯過關鍵訊息。專注於簡單地了解什麼父母正在說的,並確認你對他們的理解。
- 表達方式
(1)適切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是真實且重要的,運用「我」訊息開頭,如“我覺得自己很生氣”,取代責備對方"你都不重視我"。
(2)正面且具體提出需要,這可以幫助父母知道你的需要,而非讓他們不斷看見自己的不足,如“我們每次都只有少少的時間相處,我覺得很難過,我想跟你說更多,可以給我們XX分鐘談談嗎?”取代“你幾乎沒有重視我需要,很少給我時間說話"。
(3)適時用"我們"代替"你",與父母形成合作的談話,如"你需要調整你留給我的時間"變成"我們需要調整我們談話的時間"。 - 讓父母知道你的限制與意願
照顧責任有時會滲透個人的空間和時間,而設定界線能維護你的需要。健康的界線也能幫助我們分離自己與他人的感受,並讓雙方知道什麼是適切,什麼是不適切的要求。如當手足被要求一週五天要去接送愛奇兒時,但這會占用到你許多個人時間,可以先思考自己的能力和意願,運用以上溝通技巧,與父母協調你能協助的天數,維持你個人空間和時間的界線。 - 保持開放心態:共識需要時間形成,每一次的結果可能不盡期待,給彼此嘗試理解的機會。
參考資料:
Sibs (n.d.). Guides for adult siblings of people with a lifelong learning disability and/or autism Retrieved March, 2000, from https://www.sibs.org.uk/support-for-adult-siblings/guides/